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要闻 |
新乡人大: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案例交流活动发布时间:2025-07-18 丨 阅读次数:
7月15日,新乡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案例交流会,通过大会交流、PPT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案例、交流实践创新成果,在全市人大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案例推荐交流活动,是‘懂人大’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的一项重点工作。”新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乐新在总结点评时指出。 案例扎根基层,体现了“接地气”的鲜明特质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王晓珉介绍,“各县(市、区)人大高度重视案例推荐交流活动,今年4月以来,我们制定工作方案,专题部署推进,组织县乡人大反复研究打磨、开展案例推荐,形成了今天交流展示的案例内容。” 各县(市、区)人大推荐的案例紧扣本地实际,从社区议事协商、乡村治理决策到民生实事办理,无不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展现了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实践和蓬勃活力。 长垣市南蒲街道金寨村以《“1+N嵌入式”履职平台,融入基层治理大舞台》为题,介绍了该村以“人大代表联络点+”推动民主议事、产业发展、立法收集、文明实践的具体实践。金寨村原有大小企业30余家,多是以家庭为主的起重配件加工厂,由于人心散乱,束缚了产业发展。金寨村人大代表联络点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邀请乡贤、经济能人、村民代表多次商议,共谋产业发展新思路,先后促成了金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村集体用地的收回、村集体经济的清产核算,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800余万元。同时,通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成与长垣市好世界餐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村中建起“南蒲宴”好世界主题婚礼酒店,每年为金寨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金寨村以1个代表联络点、N种功能的模式,引导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让群众更加明白、干部更加清白、幸福更有底色。 卫辉市唐庄镇南社村以视频交流的形式,展示了该村创新实践的“民事民提汇民意、民事民议集民智、民事民决顺民愿、民事民办惠民生、民事民评聚民心”“五民工作法”,揭开了昔日矛盾交织“问题村”蝶变为今日和谐繁荣“全国文明村”的振兴密码。每当夜幕降临,南社村文化广场的路灯下总会聚集着三三两两的村民,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广场夜聊”陆续上演。这是南社村践行“民事民议集民智”的生动缩影,也是“五民工作法”中民主协商的重要载体。这样的夜聊每周举办2-3次,村“两委”提前收集议题,人大代表现场记录梳理。2024年以来,通过“广场夜聊”收集到意见建议47条。这片休闲广场,已悄然蜕变为凝聚民智的“露天议事厅”,村民们由衷赞叹:“路灯一亮,思路就开,聊的都是实在话,议的都是致富经,这夜聊真是聊到点子上了!” 注重实践创新,展现了“求突破”的探索精神 “各地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既遵循民主原则的‘根本’,又创新实践载体的‘枝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援越说。 辉县市冀屯镇全面回顾总结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伟大实践,着力构建“5展厅+1会堂+1书屋+1广场”的四维立体平台,建成河南省首家全过程人民民主展览馆,打造沉浸式民主体验新场景。主题展厅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以民主发展历程为脉络,通过379张图片、200余件实物(如革命时期选票、现代议事文件),展示从抗战时期民主探索到新时代治理实践的完整路径。冀屯镇干部自编自导的情景剧《民主之光》,精彩呈现该镇基层民主实践史中玉米选、土地改革、村委会选举、乔迁新居等12个历史瞬间和感人故事,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基层民主实践的历史脉络。展览馆建成以来,年均吸引了省内外3万余人参观学习,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研学提供了一座红色场所和教育基地。 卫滨区平原镇十里铺村探索实施“1235”乡村治理新模式,“1”是锚定“党建引领”这一核心,“2”是构建“线下会客厅+线上议事群”两大平台,“3”是深化“党员+人大代表+网格员”三级网格治理,“5”是完善“选举夯基、协商聚识、决策赋能、管理提效、监督护航”的五维民主实践体系,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之变,从“办事难”到“一站办”的民生之变,从“零散作坊”到“品牌集群”的产业之变,绘就了新时代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发展深度融合的“小村故事”崭新画卷。 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要求,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立足实际,创新提出了“一核引领、四环联动、六方参与、八步闭环”的“1468”工作法,以制度化、程序化设计打通民意收集、协商、决策、执行、监督全链条,有效破解了基层民主实践中的堵点难点,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乡村善治提供了生动范例。 坚持效果导向,彰显了“重实效”的价值追求 原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袁俊峰说:“此次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案例交流活动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会议上交流的这些实践案例都以‘解决问题、惠及群众’为落脚点,通过民主实践,推动了一批民生难题的破解、补齐了治理短板。” 为了完成整镇滩区迁建任务,封丘县李庄镇首创党建引领下“联户代表制度”,每户选1名户代表,每10户推选1名“十联户代表”,每10个十联户代表推选1名“百联户代表”,每1名县人大代表联系数个百联户代表,联户代表共同选举迁建理事会。在迁建过程中,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如新房式样、装修选材、人口认定、旧房丈量、拆旧方案等问题,先由镇党委政府拿出思路,再由村“两委”、理事会定出实施办法,“联户代表”再同所联系的“户代表”进行沟通,大多数群众同意后,方案方能决策。在7年整镇搬迁中,4.1万群众从“忧居”到“优居”,从“政府主导”到“群众当家”,探索出一条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重大工程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李庄路径”,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样板”。 “我们安排工作人员,将群众的微心愿写在爱心卡片,挂到‘心愿树’上,组织人大代表一一认领、办理。”红旗区向阳街道人大工作主任炎敏说。居民心中的急难愁盼,就是人大代表的履职清单。向阳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线上线下征集“微心愿”,并制作成爱心卡片悬挂在“心愿树”上,再组织代表进站参加认领,按照“集中兑现+单独兑现”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两年来,人大代表认领“微心愿”136个,兑现率达100%,惠及群众500余人次,真正实现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 从一桩桩身边事到暖心民生事,覆盖全市各地的代表联络站点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深深扎根基层的肥沃土壤,滋养着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也将在广袤的牧野大地持续上演、精彩书写…… |
最新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