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县区人大 |
探索“1235”治理模式 绘就“小村故事”崭新画卷发布时间:2025-07-28 丨 阅读次数:
——卫滨区平原镇十里铺村基层民主实践案例为改变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和干群关系不融洽、互动成效不佳等问题,解决基层单向治理模式与多元社会需求的矛盾,近年来,卫滨区平原镇十里铺村探索实施“1235”乡村治理新模式,共绘十里铺村新时代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发展深度融合的“小村故事”崭新画卷。 一、主要做法 (一)锚定“一个核心”,筑牢民主“主心骨”。十里铺村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始终锚定“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将党的领导贯穿人民民主全过程,积极推行“支部提议—党员审议—代表协商—群众决议”机制,全村涉及民生工程、产业转型等问题,党支部提前研究政策方向,引导群众代表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议题,积极参与协商,找到发展要求和群众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二)构建“两大平台”,搭建民主“直通车”。构建“线下会客厅+线上议事群”两大平台,打破时空壁垒,让民主触手可及。线下“会客厅”,打造人大代表工作室,设置“民意接待岗”,3名市、镇人大代表每周定期“坐班”。村民推门就能说难事、提建议,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80余人次,推动解决污水管网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问题12件;线上“议事群”,建立5个村民小组微信群,覆盖全村460户。小到垃圾投放时间,大到集体企业分红方案,都能在群里“晒一晒、议一议”。2024年铁西安置区房源调整期间,通过线上征集3个村200余条民意,形成代表建议推动问题化解,让“指尖协商”成为常态。 (三)夯实“三级网格”,密织民主“连心网”。深化“党员+人大代表+网格员”三级网格治理,3名人大代表下沉至村民小组网格,实现“履职在网格、服务零距离”。网格包干制,代表每人包联1个网格,通过参与巡街制度,让人大代表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民情“收集员”,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200余户,收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建议等42条;问题闭环办,建立“网格发现—代表梳理—村部解决—群众反馈”机制,如网格内发现皮冻作坊环保不达标问题,代表第一时间联动环保部门、村集体企业,推动“小作坊”升级“标准化车间”,让民主治理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四)完善“五维体系”,激活民主“全链条”。持续完善“选举夯基、协商聚识、决策赋能、管理提效、监督护航”的五维民主实践体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生问题、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民主选举“选能人”,通过股东大会、代表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四会”治理架构,选出懂经营、善管理的集体经济管理团队,让村民从“选民”变“股东”,2021年换届后,新班子带领村集体年收入增长50万元;民主协商“聚共识”,围绕皮冻产业转型,开展10余轮“小院协商”“线上研讨”,整合32家作坊成立“小村故事”公司,村民以技术、土地入股,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分红”;民主决策“促发展”,重大事项严格“四议两公开”,如企业扩建方案,经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后公示,确保“群众说了算、发展有方向”,2024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100名村民就业;民主管理“提效能”,推行“代表+志愿者”管理模式,40名村民参与电商培训当主播,20人组成质量监督队,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民主参与;同时,通过“网格议事会”动态优化管理,让村集体企业既“活起来”又“管得住”;民主监督“保规范”,线上设“监督二维码”,线下开“代表质询会”,村集体收支、企业分红等事项全公开。2024年开展监督评议6次,整改财务、管理问题3件,让“阳光监督”护航民主实践行稳致远。 二、工作成效 (一)治理之变:从“干部单干”到“全民共治”。村民参与度从不足30%跃升至78%,志愿团队从10人壮大到200余人,矛盾调解率100%,连续3年实现“零上访”,村务公开满意度达98%。“有事好商量”成为日常,民主实践重塑基层治理生态,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转变。 (二)民生之变:从“办事难”到“15分钟服务圈”。建成集党务、民生、金融等4类28项服务综合平台,惠农网点年均办理业务330件,村民步行15分钟即可完成医保缴纳、小额存取款等事项。老年助餐、日间照料等服务覆盖100余名老人,民主治理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绘就“幸福民生画卷”。 (三)产业之变:从“零散作坊”到“品牌集群”。“小村故事”皮冻产业成功逆袭,从分散作坊升级为豫北标杆品牌,盘活40余亩低效用地,整合10余家传统作坊,吸纳100余名村民就业,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孵化“农民主播”10余名,线上平台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10万元,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 三、工作启示 十里铺村的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小村样本”,党建引领是根本,通过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深度融合,确保民主实践行稳致远;闭环机制是关键,“1235”模式构建“引领—协商—执行—管理—监督”全周期闭环,将民主从理念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了基层治理精度;代表作用是纽带,人大代表下沉网格、亮身份履职,成为民意“传声筒”与政策“播种机”,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生命力;融合发展是路径,把民主实践与民生改善、产业振兴等深度绑定,借民主程序破解民生难题、激活发展动能,实现“民主促发展、发展惠民生”良性循环。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宣) |
最新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