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破解发展瓶颈 关注“三农”工作

发布时间:2016-06-22 丨 阅读次数:

——关于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原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国领

 

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和谐、产业融合、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常态形势下应该积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的推动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把原阳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最具魅力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原阳县人大调研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都市生态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载体,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导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形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满足城乡社会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环境质量,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阳县位居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地带,三座黄河大桥拉近了原阳与郑州航空港、郑州都市区的距离,是“郑州的后花园、新乡的南大门”。年平均气温14.4℃,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被誉为“中原的鱼米之乡”,有建设都市生态农业良好的区位、气候、交通、地理等优势。总区域面积10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亩,是新乡第一大纯平原农业县。黄河大堤百里绿色长廊横贯东西,有黄河滩区万亩湿地、千亩槐林、麋鹿养殖、格林湾森林公园等休闲农业自然风光;重点培育的黄河稻夫生态园、城市人的一亩三分地、稻鳅大米等都市生态农业已具雏形。2012—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2015年,原阳大米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名特优新名录,林业工作多次荣获全国全省绿化示范县称号,有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83家,已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家居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中央厨房、阿杰食品、三元乳业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将为都市生态农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人文景观众多,被誉为“宰相之乡”、“成语之乡”、“古博浪沙”、“毛遂故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将对都市生态农业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粮食仍靠大量的进口进行调节,农作物设施智能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原阳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农业仍存在有较多短板,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不够,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效不够明显。从调研情况看,制约全县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亟待提升。近年来,作为粮食主产区,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分别就着力构建集生产供应、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都市高效生态农业新格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我县部分基层组织和领导对都市生态农业的功能及其在全县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定位还不够明确,仍存在认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全县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不少,但交流不多,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不能及时的共享和借鉴,影响了全县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成本偏高。农田水利条件落后。老的农田水利设施与黄河新的河道工程形成的水位偏低、水量较小、引水不畅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集约利用率低,规模生产不够,机械化程度低,农田井、电、路配套运行不好,生产成本较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发展设施农业、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特别是观光休闲、畜牧养殖等用地指标的设限门槛也将越来越高。

(三)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带动。近年来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组织等虽有发展,但缺乏龙头带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星星点点,分散经营。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没有形成链条,没有有效的融入市场机制,缺乏厚植优势,有的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四)扶持政策不够,内生动力不强。目前大部分的农产品供应主体还是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的农民。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产品的市场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机制还不成龙配套。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现代化程度低,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大量的有效劳动力外出打工,靠“种地”发家致富的人少,靠“种地”建功立业的典型少,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动力不足。

三、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议意见

(一)搞好规划设计。要将都市生态农业纳入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结合起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依托农村自然生态资源和农业特色产业,把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相融合,实现多个项目资金、资源的有机整合。达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目的。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避免浪费资金、资源等情况的发生,克服点多无序、遍地栽花不见花的现象。

(二)建设示范园区。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率先建设一批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以科学引导,稳步推进。防止全面开花、忽上忽下。从而实现项目聚集、土地节约、资源共享。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探索出一条新路。

 (三)强化组织领导。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是一项涉及部门多、领域广的系统工程。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涉及人群广、协调任务大、建设周期长、困难比较多。因此要像抓产业集聚区一样,成立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管委会,明确职能,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安排、绿色通道、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品牌创建、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服务。

(四)提供机制保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将政府扶持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产业化项目、结构调整等资金重点向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企业倾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都市生态农业建设,鼓励资源型企业和民营资本以协作、参股、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金融服务,对都市生态农业项目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培育状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国内外都市生态农业项目和企业,要像引进工业项目一样进行内引外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招大引强,增加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活力。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学习借鉴都市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围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发展种、养、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一产、二产叠加,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注重科技引领。加强与专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为都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摄影作品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