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要闻

凤泉区大块镇“代表会客录” 聚焦民意解民忧 推动基层治理民生改善

发布时间:2025-08-25 丨 阅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党百年实践经验,深刻洞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他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深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凤泉区大块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推出“代表会客录”制度,通过标准化接待、全链条处置、精准化服务,将人大代表履职与群众诉求解决深度融合,实现基层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的双重提升。

凤泉区大块镇有市人大代表7名、区人大代表50名、镇人大代表75名。自2024年大块镇“代表会客录”制度推行以来,大块镇党委将其作为深化基层民主、推进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纳入重点工作部署,强化统筹谋划与资源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定期研究调度工作,为制度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人大工作加强与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三固定”制度聚民意,搭建干群“连心桥”

“代表会客录”制度最大的特点在于“三固定”模式:将每周一固定为接待日,让群众形成稳定的沟通预期;依托标准化建设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固定“议事厅”;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和选区划分,固定安排以人大代表为主的接待阵容。

截至目前,会客厅累计接待群众超300人次,收集涵盖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各类问题百余件。

二、全链条处置解难题,跑出民生“加速度”

构建“登记—分类—督办—反馈”全链条民意处理机制。接待登记:每周一各级人大代表在联络站接待选民时,详细记录选民提出的诉求,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清晰的记录,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分类交办:按照民生、农业、基础设施等类别,将记录的问题转交相关部门办理,避免出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问题处理的针对性和效率。跟踪督办:代表通过实地走访、专项视察等方式,对问题办理进度进行监督。反馈评价:问题办结后,及时向选民反馈办理结果,并由选民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促使相关部门更加重视问题处理质量。通过全链条民意处理机制,推动解决辖区道路硬化、路灯全覆盖等民生工程,在4个事故多发路口安装红绿灯,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40%;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精准对接需求,成功解决300余人的用工缺口。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切实回应了群众关切,满足了群众需求。

三、精准化推进提质效,绘就治理“新图景”

代表联络站定期对收集的民意诉求进行汇总、梳理与分析,形成问题清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会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针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处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组织代表与部门联合勘察道路修缮、公共设施改造等项目,从方案制订到施工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实现主要道路夜间照明全覆盖,彻底解决“出行难”“摸黑走”问题;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显著提升。

“‘代表会客录’就像一部电话,能通到老百姓心里,群众把心里话对着它说出来,可以直接关注村里的大事要事,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大家围绕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建议,持续进行广泛协商,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大块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王磊表示。

建议办理“落地快”、民生实事“落实好”、群众诉求“有回响”,从倾听民声到解决民忧,从纸上承诺到脚下行动。如今,“有问题,周一找代表”已成为大块镇群众的共识,“代表会客录”真正成为了民意“直通车”、民生“服务站”,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信任度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也被激发,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最新文章|更多